我国的杂技以技巧闻名于世,观众们往往惊叹于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正常表演下来,掌声不断,但笑声很好。经常看这类节目容易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因此那些能调动观众笑声的滑稽节目非常关键。滑稽的缺失导致杂技马戏表演只有掌声没有笑声。
我国的杂技以技巧闻名于世,观众们往往惊叹于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正常表演下来,掌声不断,但笑声很好。经常看这类节目容易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因此那些能调动观众笑声的滑稽节目非常关键。滑稽的缺失导致杂技马戏表演只有掌声没有笑声。
.jpg)
杂技应该分四大类,一是狭义的杂技,另外还有滑稽、魔术和马戏。但我国的杂技长期只注重一类,魔术近来随着电视节目的推广开始复兴,可是滑稽与马戏依然处于沉寂状态。马戏驯兽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但滑稽的投入并不复杂,为什么不能在杂技舞台占一席之地?
专家认为,滑稽的缺失既在于观众缺乏滑稽感的培育,也在于杂技界滑稽演员后继无人。滑稽节目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智慧,是杂技演出中的主导,不能长期处于空白,应该重视滑稽演员的培训和观众兴趣的培养。丑角也是马戏的关键人物,没有滑稽演员,恢复马戏表演就有困难。从刘谦现象可以发现,媒体很关键,滑稽表演也需要媒体和政府的推动。现在的杂技比赛应该单独设立魔术、滑稽专场,用比赛激励人才的诞生。
眼下魔术的走红,一些专家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原创节目很少,手法不高。中国观众的心态是老想探究魔术家的秘密,而在许多国家,原理大家都明白,主要看手法,手法高就是好。实际上魔术的问题还很多,一些电视节目的表面热闹不代表魔术的发展水平。
杂技马戏表演需不需要明星,是各地专家争论的焦点。有的认为,杂技的明星是节目不是人,因为杂技节目多是群体演员合作的产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但也有不少专家坚持杂技需要明星,他们认为,杂技的社会地位至今低于其他艺术,与缺少明星有重要关系,因为明星效应远远超出其他效应。另外,杂技还包括魔术、滑稽、马戏,这几类更是不能缺少明星。也有专家从目前文艺体制的角度否定明星,认为经验证明,一个演员一旦成为明星,不是离团而去,就是不听调度,白白培养了一场。这样的观点也遭到反驳,因为这种现象在戏剧、舞蹈、音乐团体更为严重,属于体制缺陷,与杂技马戏表演是否需要明星无关,只要文化体制改革后运用法律和市场契约的方式确定双方的义务关系,就可以免除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