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606-2106

手机/微信:15993243808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由高空杂技表演火爆引发的思考
来源: | 作者:123 | 发布时间: 2021-08-12 | 46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杂技表演拥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杂技出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的杂技项目多样、品类复杂,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杂技项目中,比较受观众欢迎而且对表演者水平要求较高的当属高空杂技莫属了。


杂技表演

  

  从演出市场来看,近年来杂技演出中逐渐走红的当属高空杂技。面对市场的巨大需要,众多杂技团纷纷推出高空节目,杂技界随之掀起一股“秋千热”、“绸吊热”。一时间,此类高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一个百人的杂技团有四五组《绸吊》不算是稀罕事,正如一位团长所说:《绸吊》现在是杂技团的必备节目。而这,正是我们期盼多年的高空杂技的繁荣景象。按说该为之欢庆。但是冷静分析,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所隐藏的诸多忧患又让我们觉得任何沾沾自喜还都为时过早。

  

  首先,从我国高空杂技表演节目的整体水平分析,虽然现在我们的高空节目数量众多,但大多是“应时”、“应景”之作,这些节目往往因为追求时间效率而忽略精心打造,所以技术上少有创新突破。综观各大赛场,与乌克兰、朝鲜、俄罗斯这些高空杂技实力强大的国家进行正面交锋,我们还少有胜出的记录,而他们的技术难度、舞台表现在我们之上也确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能撼动世界高空杂技三足鼎立的格局。而与国内其它杂技项目相比,高空杂技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据统计,从1994年至今,我国杂技在国际上共获奖112次,其中高空杂技只有9次。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对于一个大项目来说明显太少。

  

  即使是国内,表面看似红红火火的演出市场其实也隐藏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杂技表演节目的雷同现象。一个《蓝色遐想》获得成功,紧接着就出现《空中遐想》、《蓝色梦幻》种种,这些节目只把作品名字稍作改动,内容则基本相似。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演出市场上的高空节目形式单一、技巧动作重复、作品缺乏个性。高空杂技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观众对这种表现形式的新鲜感,随着它在舞台上被广泛应用,而我们的创作又跟不上,没有新的样式、没有新的技巧,观众看得多了自然就会由新鲜转入疲劳,到那时,高空杂技再次遭到冷遇就成为必然。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高空杂技表演节目的现状,在市场给高空杂技带来发展机遇的时候,把握机会,加快创新,真正实现高空杂技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