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606-2106

手机/微信:15993243808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跟着河南杂技学校老师了解杂技的几大类别
来源: | 作者:123 | 发布时间: 2021-11-08 | 796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常看小编文章的朋友应该都对杂技有了基本的了解,杂技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两汉称“百戏”,隋唐称“散乐”,唐宋以后为区别于其它歌舞、杂剧称为杂技。那你知道中国的杂技表演都有什么节目吗? 河南杂技学校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杂技的几大类别,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杂技学校

  

  1、力技

  

  狭窄的力技指的是角力、争斗、相扑等一场力量争夺战的节目,在中国古代“百戏”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兽之间的角抵。百戏演员中有一类是“象人”,研究者认为是职业斗兽士。在河南南阳一处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中,有“斗牛”二十余件、“象人斗牛”、“象人斗犀”等。“在“载杆”节目中同样表现了演员的力量。

  

  2、蹬技

  

  踏技多半是由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双脚来蹬;至于所踏物,几乎包罗万象,从绍兴酒罐、彩缸、瓦钟到桌子、梯子、木柱、木板和响铃的锣鼓等,轻至绢制的花伞,重到100多斤的大活人。往昔踏技以重为胜,近则以重重叠叠,薄薄的花伞、彩毯,演员也能蹬着飘逸非凡。河南杂技学校老师认为踢伞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不仅要掌握力量,还要把握中心,更重要的是感觉。 

  

  3、顶功

  

  中国杂技形成于汉朝,即以“顶功”为中心的形法,其顶功需要高超的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基本功,一直到现在。“高头大马”也是杂技艺术的主要特征,这是其它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人们常说:戏精,大手大脚。许多杂技节目都离不开「顶功」,「顶碗」、「木砖顶」、「椅子顶子」、「板凳」、「柔术」等主要是靠各种「顶功」。

  

  4、耍花招。

  

  花艺中的耍花招,主要是指耍花瓶、手抛技、口捻、飞叉、转盘等一种耍花招,这是在杂技表演中充分体现演员个人能力的项目,需要与道具完美结合,也要掌握平衡与控制重心的技巧。汉武帝所着的《跳丸弄剑》,《舞轮》等均为常设节目,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丸剑乐舞宴饮图》,便是着名的一幅。

  

  5、高空节目。

  

  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文物图像中,均有高空表演的记载,如撞技、走索戏、戏车等,均有高空表演,缘竿技巧在汉代盛行,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平地上表演,一种是在车前设在一辆“百戏图”中戏车前挂双杆双台,一种是少年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现在仍然保留这种技巧,“跟斗过车”也是一种。 

  

  以上是河南杂技学校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干货分享,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关注小编,下期内容更精彩!